• 首页
  • 企业概况
    • 企业介绍
    • 领导团队
    • 组织架构
    • 企业文化
    • 企业荣誉
    • 企业资质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项目新闻
    • 行业资讯
  • 项目作品
    • 全部
    • 建筑设计
    • 景观规划设计
    • 城乡规划
    • 城市设计
    • 咨询策划
    • 室内设计
  • 科研创新
    • 科研概况
    • 科研平台
  • 党群建设
    • 党建动态
    • 纪检监察
    • 工会群团
  • 公示公告
    • 招标公告
    • 其他公告
  • 员工招聘
    • 招聘公告
    • 资格审核
    • 笔试成绩
    • 面试成绩
    • 拟聘名单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客户反馈
    • 联系我们

  • 首页
  • 企业概况
    • 企业介绍
    • 领导团队
    • 组织架构
    • 企业文化
    • 企业荣誉
    • 企业资质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项目新闻
    • 行业资讯
  • 项目作品
    • 全部
    • 建筑设计
    • 景观规划设计
    • 城乡规划
    • 城市设计
    • 咨询策划
    • 室内设计
  • 科研创新
    • 科研概况
    • 科研平台
  • 党群建设
    • 党建动态
    • 纪检监察
    • 工会群团
  • 公示公告
    • 招标公告
    • 其他公告
  • 员工招聘
    • 招聘公告
    • 资格审核
    • 笔试成绩
    • 面试成绩
    • 拟聘名单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客户反馈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项目新闻 > 正文详情

视点|“公园城市”语境下城市夜景营造的场景化模式

2021-05-21

自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赋予成都建设“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公园城市新使命后,成都牢记嘱托,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步伐。 


        #1“场景营城”是落实“公园城市”的有效举措

        场景营城是近年来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实践过程中,结合场景理论创新形成的重要理念。“公园城市”与“场景营城”有着同样的逻辑起点——“人”,本质是围绕人的需求,让城市发展由“资金+土地”的“空间建造”转变为“人+空间”的“场景营造”,强调以公共空间为载体,统筹景观、业态、活动等多维要素,全面营建城市多元场景。


       #2  夜景营造是“场景营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万家灯火一直是城市的象征,城市的夜景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名片、人民美好生活的刚需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夜景营造也是“场景营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近年来,我国夜游市场不断壮大。《夜间旅游市场数据报告2019》显示,对夜游体验有需求的游客占比高达92.4%。阿里巴巴对12个代表性大中城市的调研大数据显示,消费夜化度(即夜间消费占比)已达43%,夜间出行活跃度超90%。《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行动计划》也明确指出:要挖掘夜间消费新动能,加强夜间经济的环境营造。



场景营城


       然而,与不断提升的夜间消费需求相比,我国多数地区的城市夜景营造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普遍存在着:(1)多数仅为普通的光彩照明,侧重“筑景”,忽视“聚人;(2)功能复合不够,缺乏新经济、新消费、新场景的植入;(3)景观和业态同质化现象明显,缺乏地域特色等问题。

      城市夜景营造亟需找到合理的空间载体与正确的表达方式。因此,在城市夜景营造中,利用场景化理念作为活化路径,借集聚人气的新场景激活城市的消费和业态,不仅能提升城市空间的活力和吸引力,更能激发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从而带动城市的有机更新。


      #3  城市夜景营造场景化模式

         依据场景营城的核心理念,综合空间特征、主要功能、主要人群、文化特色等要素,梳理出城市夜景营造中旅游消费、文化活动、智慧未来三种场景模式,进一步探究其场景构建的策略,在形态、业态、文态等多个维度为城市夜景营造带来全面的景观价值增益。


       01 旅游消费场景

       旅游消费场景是刺激外来游客及居民进行消费实践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城市公共活动及商业活力,实现夜景“亮化”到经济“活化”转变的核心。

       消费业态多元化

       夜间旅游消费场景的打造,需要突破传统夜间观光、零售的概念,从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出发,通过全业态融合和延伸,连接不同消费要素、场景的链条,打通“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类要素之间的联动性。


        成都香香巷位于府南河畔,白天,它只是一条长度不足百米、宽度仅有两三米的小巷;但一到晚上,却是成都烟火气最充足、市井文化最充分的地方,为市民创造了“美食文化与文创产业共生共融”的多元消费新场景。


香香巷聚集了四川、东南亚、日本等多地美食餐饮

读书、夜市、文创——多元业态新场景

       场景设计沉浸化

       为消费者打造沉浸式的消费体验,其落脚点在于通过场景的故事感、代入感,利用人的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借助光影讲述夜晚的多彩故事而让消费者全身心投入,延长消费时间,拉动周边消费、二次消费、关联消费。


        自2018年改造以来,古城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因其夜游的精妙绝伦而一度爆红。围绕唐文化设置景观节点,加入互动体验活动,集合夜间观光游憩、文化休闲、演艺体验、特色餐饮、购物娱乐等五大产业,打造了一条高潮迭起、业态丰富的沉浸式夜游路线,让人们沉浸在盛唐文化氛围里,做一场“唐朝幻梦”。

唐文化沉浸式街头表演


       02  文化活动场景

      将在地空间和文化相融合,植入多元活动场景,构建夜间文化活动场景。通过光影下萦绕的文化记忆、独特的文化体验,来彰显城市的文化内涵,重塑人们的夜间生活模式。


       场景设计的主题化、剧情化

       构建夜景空间的特色主题与文化IP,是形成城市夜景独特性卖点与差异化特质的核心所在。鲜明的文化主题能够为游客提供一个独特的环境,而围绕主题展开的故事线设计能够突出主题信息,让游客按照故事剧情发展的方向,在夜游过程中与场景发生密集关联结合场景中的布景、灯光、演绎等展示手段,打造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氛围。


        2018年,大阪景区邀请著名多媒体团队,以整座大阪城公园为舞台,规划了独特的沉浸式夜景公园「SAKUYA LUMINA」。以一位来自未来的秋叶原少女Akiyo为故事的主人公,由她与精灵伙伴们的冒险故事串联了整个夜游活动,整个故事由11个篇章构成,从日本传统文化找寻灵感,强调文化活化。



       设计元素本土化

       文化资源的应用是营造场所感的核心、塑造夜景特色的关键。成都现状资源、文化内涵丰富,如何将历史文化元素运用到夜景空间的场景中,突出夜景空间的独特性和地域性是一个重要命题。


        成都“夜游锦江”项目,以“锦江故事卷轴”为主线、以诗句场景为原型,从杜甫的“门泊东吴万里船”,到陆游的“濯锦江边天下稀”,通过夜游项目与全息投影、灯光秀、烟火秀、悠扬古乐的结合,营造了“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03   智慧未来场景

       城市夜景营造与日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现代光影科技的创新应用为场景营造赋予了更多的想象空间,通过灯光设计的智能化和交互化构建智慧未来场景。


       灯光设计智能化

       在城市夜景营造中运用声光电、虚拟现实、三维动画、环境特效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沉浸式体验产品打造、CG数字内容制作等方式,可以实现场景从“白”到“黑”的创新转化,营造以“即时互动”、“沉浸体验”为特色的场景,增加体验多样性。

       2021年跨年夜,西雅图太空针塔举办了一场 “虚拟跨年灯光秀”。通过“利用天空测绘技术和真实的视频片段”,创造出色彩和奇迹的幻觉。

        同样地,在2021辛丑牛年元宵,成都339天府熊猫塔的一场灯光秀,借助AR增强现实技术,结合流动的光影,让盖碗茶、熊猫、芙蓉等本土元素得到了智能化的现代表达。

        灯光设计交互化

        夜间旅游消费场景的打造,需要突破传统夜间观光、零售的概念,从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出发,通过全业态融合和延伸,连接不同消费要素、场景的链条,打通“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类要素之间的联动性。


         近年来,交互式的灯光装置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前文介绍的大阪城公园,它的主题是来自未来的少女的冒险故事,在公园中运用了大量的交互式的灯光设计,营造了科幻冒险的夜间场景,提升里整个夜游过程的参与性和趣味性。


       在每一棵微笑之树下方都有一个拍照装置,可以将游客拍摄的笑容展示在互动装置中!


       #4 结语

      城市夜景营造不仅是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更是一件关乎城市发展的大事。借助场景理论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夜景营造模式,对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条

标准建设丨CDAD主编《成都市新建商品住宅技术管理规定》发布...

2021-06-09

下一条

视点 | 公园城市内涵下的室内设计生态价值表达

2021-05-19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028-8661-5227

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四街300号财智中心1号楼A座

官方微信公众号

企业概况
企业介绍
领导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文化
企业荣誉
企业资质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项目新闻
行业资讯
项目作品
全部
建筑设计
景观规划设计
城乡规划
城市设计
咨询策划
室内设计
科研创新
科研概况
科研平台
党群建设
党建动态
纪检监察
工会群团
公示公告
招标公告
其他公告
员工招聘
招聘公告
资格审核
笔试成绩
面试成绩
拟聘名单
联系我们
招贤纳士
客户反馈
联系我们

成都咨询设计集团

友情链接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7038600号 网站设计:赛门仕博